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-《大唐再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李邦茗不由得感慨万千。
    史书上记载了多少父子相残,都是因为权力之故,而作为开国皇帝,当今圣上如此放权,信任,可谓是古今罕见。
    “殿下,朝野都在盛传,陛下将禅让皇位于太子,为太上皇!”
    心腹小心翼翼道。
    “什么?难道这就是召我回京的原因吗?”
    李邦茗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。
    太子为皇帝,那他不就是太子了吗?
    激动的心情保持了一会儿,他入京没多久,就被传召入了皇宫。
    神武四十年,皇帝已经年届六旬,而他的父亲,太子李复沐,也已经三十有六。
    这是为他准备的家宴。
    几个弟弟,眼生的紧,见到他的到来,颇有些陌生,一时间,只是几句兄长,毫无亲近之意。
    数了数,三年来,只添了一位皇孙,加上老二入继梁藩,兄弟还是七人。
    至于长姐,被封为益阳郡主,嫁与了勋贵。
    几年不见,伴随着夫君,平和贤惠了许多,笑着示意。
    至于其他的诸王,这几年间,南洋开疆拓土,差不多都就藩去了,最近一批,才走了三个月。
    当然,皇叔太多,太过于陌生,关系好的没几个。
    “孩儿拜见皇祖父,父亲!”
    “起来吧,快起来!”
    皇帝一脸的慈祥,虽然鬓角斑白,但依旧精神矍铄,声音洪亮,并未苍老几分。
    哪里有几分传位的样子,他不禁心中起疑。
    “好孩子!”
    李嘉看了一眼太子,瞧着皇孙满脸风霜,精神奕奕的模仿,连声感叹道:“你去了三年,吃了不少苦吧,干的不错,好样的。”
    对于这样的培养手段,李嘉与太子也是第一次,但没办法,没有经历兵灾,打天下的难处,太平中成长的下一代,就很难成材。
    酒宴进行的很顺利,气氛融洽,父子、祖孙之间并无隔阂。
    而李邦茗见到圣人与太子依旧融洽后,也放宽了心。
    直到半夜,皇帝才让人散了酒席,唯独留下太子与薛王。
    殿中,明晃晃地点着巨大的蜡烛,成人高,人腰粗,散发着淡淡的香味,将空荡荡的宫殿,照的明亮。
    这是南海鲸鱼脂肪,再加上麝香等香料制成的蜡烛,长久不灭,一支价值数百贯。
    而在殿中,却点了九支。
    恍若白日。
    “坐下——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