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0 兄长-《如意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先前是未敢同郡王殿下言明……”小晨子道:“后来随郡王殿下出了宫,听闻娘娘如今过得很好,便也不想再去搅扰娘娘。”
    姜嬷嬷没了,窦爷爷也死了……
    他怕自己再出现在娘娘面前,又会勾起娘娘的伤心事。
    宫里的那些事,必然是娘娘最不愿意回想的吧?
    且娘娘当下已回到吴家,也已不再需要他了。
    吴景盈听得红了眼睛,叹气道:“说得都是些什么傻话……”
    在宫中这十余年,这条路她走得固然如履薄冰,可正因如此,于这艰难之下的赤诚真心才愈显可贵。
    她失去了许多重要之人,当下得见小晨子还活着,心中的洞便好似被填补上了一块儿。
    有的人活着,便是对他人的治愈。
    几人在内室中长谈许久。
    荣郡王之意,自是放小晨子离去。
    他认为自己一个将死之人,留在他身边着实没有什么出路。
    小晨子却坚持要留下来——郡王待他有救命之恩,而当下郡王这般模样……他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就此离开。
    他虽无大用,却胜在还算机灵细致,换了旁人贴身照料郡王他实在不放心。
    吴景盈很尊重也很赞成他的决定。
    她并不是立即就非要带走小晨子不可。
    见到这个孩子还平安地活着,她已是十分庆幸满足了,至于他在哪里并不重要。
    离开郡王府后,在回去的马车上,吴景盈同许明意说起了此事。
    她不急不缓地说着,声音轻柔庆幸,许明意听得心中也不由泛起一丝暖意。
    原来还有着这样的内情……
    所以,此时的郡王府中,有两个值得被善待的好孩子在。
    马车外秋雨如帘。
    这场秋雨过后,京中更添了几分凉意。
    雨水休止,秋阳高升,风轻轻吹落枝叶上托着的雨珠。雨珠本无色,却过之有痕,将一树青叶又染黄了两成。
    总有些叶子长得更心急些,左右绿也绿够了,如今只想着赶紧结束这一年的任务,是以同伴们不过刚黄了些,它便已然成了枯叶,争先打着旋儿落了下来。
    太子府内,正厅外一枚心急的枯叶轻轻飘落,厅中坐着的女孩子不时望向厅外的方向。
    她着浅紫绣海棠纹宫装,发髻边珠玉宝钗精致华贵,纤细白净的手指间握着青玉茶盏,见厅外依旧无人,便收回视线,打量着厅中陈设。
    清贵雅致,简洁处可见不凡……
    正如它的主人一般叫人见之忘俗,心旷神怡。
    思及此,永嘉公主露出浅浅笑意。
    又有着青色比甲的侍女奉来了瓜果点心,但她却无心品尝,只又看向厅外方向——该不是今日又要白等了吧?
    这道声音刚在脑海中浮现,便见有一随从快步而来,道:“殿下回来了。”
    他回来了!
    她总算能见到他了!
    约是十日前刚听闻赐婚之事后,她也曾来过一趟太子府,只是未能见得到他。
    他倒是常去同父皇议事,可父皇轻易不允她靠近御书房。
    是以,她能见到他的机会着实也不算多。
    永嘉公主面上有着无法掩饰的欣喜,她连忙放下茶盏,起得身来,让贴身宫娥替她察看衣饰是否妥帖。
    谢无恙很快便来了前厅。
    年轻人着深青长袍,身形笔挺,轮廓分明的一张面孔之上五官深刻而英朗。
    看着他向自己走来,永嘉公主竭力平复着心跳,福身行礼道:“永嘉见过兄长。”
    这句兄长本非她想喊的,可喊出口之际,她却有一种极矛盾的欣喜感,仿佛这声兄长……让她成了与他十分亲密之人。
    谢无恙看着她,微一点头,虽仍觉陌生,却也尽量让语气听来还算和缓:“可是有事?”
    他对海氏母女并无敌意,但若说亲近,自然也根本谈不上。
    可到底是同父异母的妹妹,对方待他示好,他也没有道理冷脸相待。
    “只是来看一看兄长……加之近来秋日转凉,母后亲手做了一件披风给兄长,我便顺带着捎带了过来。”永嘉公主笑着说道,边示意宫娥将东西拿上来。
    谢无恙看向宫娥手中托着的披风。
    鸦青色。
    他点头道:“皇后娘娘有心了。”
    永嘉公主露出笑意:“是我见兄长似乎颇喜欢深青色,才叫宫人挑了来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