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九章 前所未有的战争方式-《大明嫡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高炽则是双手端在一起,目光含笑的看着李雨龙:“我与殿下身为宗室,这大庸县又是我大明治下,百姓亦是我家之百姓,县尊自不必谢什么。若是能让大庸百姓富足一些,日子过的更好些,也是应当的。”李雨龙照旧是连连点头:“是极是极!世子说的极是。”朱高炽嗯了声,挥挥手:“城外几处工地,成因诸多,但却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,县尊还是快些去盯好了。这些事情做好了,李县尊总是有一份苦劳在的,殿下和吏部,也自然会记着的。”这话自然就是有许诺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虽说如今这些事情都是朝廷定下来的,或者说是朱允熥定下来的。但事情却是在大庸县做的。

    李雨龙这个县令,就算什么都不做,但只要盯好了工程不出岔子,等事情做完之后,属于他的政绩也自然是有的。

    从这大山里走出去。不单单是那些山中百姓的希望,也同样是如李雨龙这样在山中为官者的希望。

    李雨龙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。不住的点头应是,小心翼翼的退下山顶。

    等到这位县令离开之后,朱高炽方才转过身,走到朱允熥身边。

    “这一次为了彻底革除西南土司制度,朝廷已经缕缕续续筹措了三百万两银子和众多粮草,当真都要全扔进去?”朱高炽眉头皱紧,轻声询问着。

    他嘴里的三百万两白银和无数的粮草,并不是只用在了大庸县一地。整个西南十万大山周遭,如大庸县这样的策略,正在同时进行着。

    朱允熥眼前的望远镜并未放下,而是朗声道:“难道你认为,这些银子砸进去,若是不能革除西南土司制度,便没有用处了?”朱高炽想了想,还是摇起了头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所为的不单单是西南一地。就像从宜昌往夔州去的路,一来是为了将山里的百姓拉出来,二来也是为了打通从湖广进入蜀中的道路。便是贵阳经播州至重庆这一条线,也是一样的道理,除却是为了西南土司,也是为了将这几地联系在一起。”朱允熥笑了一下:“既然你知道,那么还有什么好顾虑的?朝廷的银子是花出去了,就算这一次不能一举革除西南土司制度,但也能借此将西南的道路连通,增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。”朱高炽闭口不言。

    他就是觉得事情做的有些太急了。老爷子是在京中待的急了,大伯是急着要彻底革除土司制度,熥哥儿是急着办完差事好回京。

    朱允熥继续轻声道:“你在想这些从山中走出来的百姓,最后该如何安置?”

    “我没有这样说。”朱高炽摇起了头。

    “但你是这样想的。”朱允熥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,转过身看向小胖:“大明已经国祚三十载了,但蜀中的人口其实并没有恢复到鼎盛时期,湖广经过这几轮新政改革,空余出来的土地也有很多,足可安置这些从山里走出来的百姓。至于说往后……等西南土司制度消失,如今在周围修起来的那些路,就可以向着山里头修了,到时候山里的空地也能利用上,交由百姓耕种,也不必担心西南再出什么乱子。”朱高炽咽了口唾沫:“又是一个上千万两银子的大工程!”就凭朱允熥刚刚说的这些,朝廷不投入个几千万两银子,根本就办不下来。

    朝廷现在干的大事其实并不多,但每一桩事情都是大把大把的投入。河道上,一年就是好几百万钱粮的投入。

    年前开始动工的西部铁路也是一样。并且朝廷还在筹备着征讨高原和西域。

    还有新大陆的开发,海军舰队的迭代更新,大明火器的研发和迭代替换,这些每年都要投入无数钱粮。

    现在又要多上一个大窟窿。朱高炽并不担心现在的大明,会被外部的敌人击败。

    因为大明在外面可以称得上是敌人的势力,已经全都消失了。他现在就担心,大明会被内部的这些显得有些操之过急的革新之事给拖垮。

    “我算过了,现在朝廷每年光是花出去的钱粮物资,折算一下就得要三千多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虽说朝廷这几年岁入增多不少,但继续下去,也只是刚刚均平而已。一旦发生点什么事情,可就要入不敷出了。”朝廷在洪武二十五年左右,一年的岁入差不多也就是三千万两左右。
    第(2/3)页